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再次成功救治17名先心病患儿

2021-10-29 11:35凉山日报

继7月20日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长龙团队首次开展的15例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全部成功后,10月9日,该团队通过两天的努力,再次为17名先心病患儿顺利完成先心介入手术,使这17名儿童都能过上健康的生活,与常人无异。同时,体现出该院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水平迈上“精准医疗”的新台阶。

 

01

早筛查早治疗

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气球、饼干、薯片、动画片、音乐……17名先心病患儿到达医院前,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务人员,让心血管内科的病房焕然一新,俨然一个小型的儿童乐园,他们商讨了很多细节并通过实际行动来消除患儿紧张、压抑、害怕的情绪。

 

今年4月和6月先后前往木里开展筛查后,该院介入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雪岩团队于9月,再次带上专业的设备,深入木里县、喜德县部分中小学,对数千名学生进行先心病筛查,其中发现17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朋友。考虑到患儿救治的及时性,王雪岩第一时间将筛查结果上报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开辟绿色通道,而且,为每名患儿争取了资金补贴,加之民政救助、医保报销和精准扶贫,大大减轻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

 

李长龙告诉记者,他们当中,一部分孩子与正常孩子毫无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家长无法察觉。另一部分则易疲乏、体力差,或者容易感冒、发烧,并导致肺炎。但是,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没有重视。虽然,一些患儿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衰等并发症会渐渐增多。因此,越早发现对患儿的救治就越及时。

 

深入偏远山区开展先心病筛查。

 

采访中,李长龙特别提到,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凉山州先心病发病率较高,如果凉山各县中小学校有意向开展先心病筛查,可以主动与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联系。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关注并支持这项爱心事业,共同为凉山先心病患儿出力。

02

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造福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经过进一步明确诊断,9月份筛查出来的这21名先心病患儿中,有17名患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实施先心病介入封堵微创手术的指征。和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该手术穿刺点仅仅是一个0.3-0.5厘米大小的切口。然后在食管超声引导下,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将封堵器直接安放在缺损部位。不需要复杂的体外循环过程,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一般也不需要输血和血液制品。这既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和恢复周期,又节约了医疗资源。

 

李长龙带领的先心介入团队,与超声、麻醉、放射等科室紧密合作,根据患儿的病变类型和特点制定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精准实施,2天内顺利完成17例先心介入手术,使这17名儿童都能过上健康的生活,与常人无异。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下,患儿均恢复良好于10月13日全部出院,并回到了各自的学校开始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为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介入手术。

 

李长龙告诉记者,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意味着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如果不是通过筛查,许多患儿家属根本不会知道孩子的患病情况。若是因此错失最佳治疗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为时已晚。为了扩大筛查范围,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计划将用3到5年时间,在凉山17县市做一次全面筛查。今后每个月都会有团队到各县开展筛查,并将筛查对象从县城中小学扩展到乡镇中小学,以便及时发现更多患儿,让他们可以尽早接受治疗。

 

李长龙表示,目前,医院与北京北大邮电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等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心血管内科专业诊疗水平,从而造福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图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恒
本文转载至凉山日报

 

主编:蒋映春

编辑:沙莉

 

【凉山日报新媒体出品】

 

 

更多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院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号